丹东一中 曲惠琴
暑假,在家看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感受颇深,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爱学生,做学生爱戴的老师。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该有颗爱心,也就是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对待每一名学生,从生活、思想、学习各方面体贴、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的内心为你的爱所感动,为你的爱所折服,充分信任你,愿意向你诉说心里话,进而听你的话,按你的要求做,这就是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一、 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爱”是基础,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自己班的学生越看越可爱,越看越顺眼。正如捷手任斯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2001年我带的那个班有个学生叫王平,家住农村,父亲60多岁,身体不好,患肺气肿。继母70多岁,是个精神病患者,哥哥是个瘫子且智力有问题。王平很要强,刚到学校上学时,他只字未提家境,每顿饭只吃一袋方便面,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到他家中去家访,去时他家正在吃午饭,我看到他家里人吃从垃圾箱捡来的盒饭。我问他父亲:“吃这种饭菜不得病吗?”他父亲说:“我把这饭加热了一下就杀菌啦,没关系,不会生病的!”我听后心里非常难受,眼泪直往下流。心想:我一定要帮助他度过三年高中生活!回校后,我向学校领导及时反映情况,学校为他免去了学杂费,同时与食堂的承包人达成协议,让他帮着干点零活,免费就餐。这样既解决了吃饭问题又培养了他的劳动观点。他需要的书钱、作业本钱都是我给拿的,穿的衣服和鞋发动我校教师捐助,每每我家做好吃的饭菜时就叫他来吃。在全校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在王平同学的努力下,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庆石油学院,对于像王平这样的学生我希望他能与其他同学一样不自卑,不掉队。
学生到高三时,学习都非常累,住宿生的营养就成问题,为了给他们增加营养,我天天给他们煮鸡蛋,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投身到高考之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就这样,我用满腔的热情,唤起了学生真挚的爱,而这种爱又激励我用更大的爱心培养和教育他们。
二、 以爱培养学生爱集体。
集体是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革命目标和行为的团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集体,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是一个班级的向心力,所以我接任班主任之后就立即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的向心力。使学生切切实实的明白“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责任感,同时班主任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我校对新生进行军训,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就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鼓励他们在军训会操表演中争取获得优秀班级。同学们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刻苦训练,他们自己筹备服装,把自己的内务整理的整整齐齐。会操比赛那天,我校共设置五个奖状,我们班就夺得四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次的成功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努力,为班集体争光。
我校组织“一二.九”长跑时,我们班女同学少而且个别女同学正赶上特殊情况,这些女同学为集体荣誉,对我说:“老师,我慢点跑,跑下来还能为班级得一分,也比不上强!”多么感人的话语!我们班最终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过后,我不误时机的召开了《当我们拿到奖状时》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也有的说:“这是集体力量的结果。”还有的同学说:“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争取拿第一名。”每名学生都为集体着想。
学校组织男子篮球比赛,我们班男生势单力薄,没有取上名次,同学们回来都哭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安慰他们说:“没有取上名次也不要伤心,只要你们努力了我就很高兴。”
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桌椅坏了有人修;窗帘脏了有人洗;冬天到了,钉门窗的塑料布有人拿;校运会后卫生角上多出了许多块香皂……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同学们就是这样毫无怨言,甘为班级奉献。
三、 对后进生应多倾注一些爱。
在我的班级里同样有“差生”,可我从不歧视他们,而是凭着爱心、耐心和恒心,将一个个“难题”化解。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被老师表扬和肯定,后进生更加如此。如果作为班主任给他们多一点表扬和鼓励,认真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予以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就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公正,从而增强自信心,增强上进的勇气和力量。我班有个学生名叫李忠嵬,同学们称他为“李忠鬼”刚接班时,我发现他有很多坏习气,如抽烟、喝酒、学习不求上进等等。我对他采取严格要求的同时,尽可能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起他的自信心,克服他的自卑感,每次给他写的鉴定都与其他的同学不同,“有着聪明睿智的头脑,相信通过勤奋努力一定会考入理想的大学。”之类鼓励的话语。还多次到他家去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也经常鼓励,最后李忠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实践证明,班主任若能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都能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其享受表扬的愉快,品尝奖励的滋味,那样就一定能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成为国家的栋梁。
四、 爱体现在家访中。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但家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场所。只是学校、家长、班主任连成一体,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要求班主任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为了同家常联系,我采取家访的方法。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和把家长调到学校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家访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以及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使学生能理解老师,家长更加支持老师,老师也能更加了解学生和他的家庭,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家访,我一般安排在寒暑假里。记得那年的暑假我家访了三十八家。顶着炎炎烈日,一家一家地走,一家一家地谈。家长和学生都被感动了,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您就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家访中我了解到孙权家是单亲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因此在经济上、精神上给予他更多的关爱。补习费、印题费替他交,高考前给他做了心理辅导,让他减轻压力,轻装上阵,他特别感动,决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学校。果然他不负众望,在高考中考出了比想象中要好得多的成绩。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的感到只要我爱学生,学生就爱我、爱班级、爱学校,就上进。
总之,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吧!在你的爱里会诞生出新一代的爱迪生、牛顿、华罗庚……
2015.3